五一品茶茶馆儿-51品茶一品阁,附近300元3小时服务联系方式,全国同城凤凰楼信息免费茶楼

新华指数|文旅引领的资源型城市转型“大同范式”

新华指数|2025年07月18日

新华财经北京7月18日电(刘耀芳)盛夏时节,漫步大同,文瀛湖碧波荡漾,千年古城游人如织,现代都市的繁华与清凉的北魏盛景画卷在云中大地铺陈开来。

大同曾因煤而兴,也曾因煤而困,有人开着玩笑说“石窟里的大佛和大同一起呼吸着煤尘与废气”,面对采煤沉陷区、生态环境等问题,破解“一煤独大”成为大同转型发展重点。为此,大同持之以恒,图变求新,努力推动“能源之城、算力之城、文化之城”建设,生态?;び肽茉幢涓锿酵平?,文旅发展与城市更新同频共振,为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大同样本”。

逐“绿”而行,从“煤都”到“绿都”转型

近年来,大同厚植最美生态,推动“两山七河一流域”大同区域生态修复治理,科学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做好采煤沉陷区村庄搬迁后拆除复垦工作;积极守护蓝天白云,大同坚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开展城市扬尘专项整治和臭氧污染治理攻坚行动;护航河畅水清,大同强化供水、防洪、生态三重保障,打造“三横四纵、五库连通”的现代水网体系;夯实绿色根基,大同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快建设小微绿地、口袋公园、道路绿化、城市公园建设。2024年,大同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优良天数、PM2.5浓度均排名全省第一。如今,大同的山川更绿,家园更美。

0e2be76dc1dca1985210edddc67fc31.jpg

向“文”而兴,从“工业立市”到“文化兴市”

从“地下挖煤”到“地上挖文”,作为承载着北魏风华、辽金气韵的千年古都,如何让厚重而丰富的文化在当代焕发新生力、助力城市转型是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大同以文化复兴引领城市转型,以旅游激活古城全域资源,以节庆营销打造现象级流量IP,以非遗文创实现传统价值变现,以康养产业开拓国际市场蓝海。五大维度协同发力,厚重的文化与古老历史街巷在?;ぶ谢婪⑿律?。

目前,大同市博物馆总量达到68座,自2015年以来,大同市级各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展览127个,其中本市举办展览103个,对外推出展览24个,陈列展览的数量与质量在全省名列前茅?!叭救薄甭糜涡赂窬旨铀偻平?,上半年,大同旅游发展指数综合增长近10%,50%的游客选择在大同过夜,40%以上的游客在大同停留2~3天,大同游客综合满意度在90%以上,佛小伴、醋可乐、醋冰激凌、沙棘面包等300余种文创成文旅消费新宠。

大同古城喷泉.jpg

向“新”而生,从“千年古都”到“文旅名城”

文旅融合赋能城市更新,让城市实现“破圈”生长,进一步拓展城市文旅消费新场景、新空间。大同以文旅为抓手,以市场为导向,围绕古城?;ば奚?、业态布局等核心议题展开部署,多次召开古城建设推进会,高质高效推进文旅项目建设,持续做好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文章。

作为古城商业焕新的核心承载地,户部角综合体文旅项目总占地面积142亩,以“文化+场景+业态”为核心,建设如梦大同剧院、文化展示中心、沿街商业街区、四合院、特色民宿等特色项目。其中,作为户部角代表的《如梦大同》沉浸式演艺自公演以来,已接待中外观众近3万名,赢得广泛赞誉,持续带火城市消费热。

作为古城中独具艺术特色的漫游式街,东南邑在保留老大同民居四合院的同时,将绣花式修复与现代创意式表达融为一体,打造当代艺术展览、新潮书坊、文创店、咖啡屋等一系列具有奇思妙想与艺术活力的项目,并对古街巷的扶壁柱、包台等进行艺术性还原,持续推出“东南有好戏”新场景新玩法。一系列举措让东南邑不止停留在建筑的静态保存,更有文化内涵和市民生活的动态演绎,让游客更好感受“大同古城 大不同”的魅力。

蔓野博物.jpg

岁月不败古城,从千年古都到黑色煤都再到文旅名城,大同用“文化自信+国际视野+创新驱动”的三重密码,实现市场从资源依赖型城市到文化引领型城市的华丽转身,继续向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名城迈进。

新华财经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