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第六届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期间举办的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上,《新华·中国(定西)中药材指数运行报告(2025年)》正式发布。定西市陇西县依托“丝路药乡”“天然药仓”的独特优势,2024年中医药产业总产值达381亿元,对该县GDP及农民收入贡献率显著,不仅是拉动县域经济、惠及百姓的支柱产业,更成为甘肃对外展示中医药产业实力的重要名片。
陇西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产业根基深厚,依托“国家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甘肃库”,当地保存中药材种质312种5600余份,引进、驯化中药材271种,为产业发展筑牢种质基础。数据显示,2024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3.4万亩,其中绿色标准化种植面积43.1万亩,规模居全国县区首位,还建成省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区3个,被授予“‘三无一全’基地建设示范县”称号。
指数报告分析,陇西县海拔1612-2762米、年均气温8.1℃及2210小时日照,造就了“天然药仓”特质,吸引全国药企前来建设原料库;2024年,陇西县中医药总产值381亿元,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价格方面,陇西黄芪作为市场“关键标杆”,借药食同源利好大涨86.9%,后期供需博弈,价格小幅震荡,整体运行稳健。
“药到陇西最全,储到陇西才优?!敝甘ǜ嫒衔?,陇西县从仓储与市场两端同步发力,已构建起中医药产业全链条生态。陇西县35家千吨以上仓储企业静态仓储能力达120万吨,年周转能力200万吨,存储品种超320个。随着陇西县原药仓储规模化发展,“南药北储、东药西藏”已成为现实。
陇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韩喜乾在新华指数工程建设论坛上表示,陇西县聚焦做强基地、做精产品、做大平台、做好融合、做优环境,中医药产业实现了全链条、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陇西将紧盯打造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样板区核心区目标,从强化科技创新、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产业融合等方面出发,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新华·中国(定西)中药材指数运行报告(2025年)》的发布,不仅量化呈现了道地药材的市场价值,更加揭示了陇西黄芪产业的发展逻辑。从“天然药仓”到激活产业新动能,陇西将逐步发展成为全国重要、西北最大的中药材种植、仓储基地和交易中心,与指数一同见证中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王恒尚 刘亦冰 李夷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