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北京7月30日电(张保贺) 7月28日-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主办的“马铃薯新品种与高产高效技术示范观摩会暨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年会”在河北省沽源县顺利召开。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出席会议并表示,马铃薯突破性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绿色智能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要把科技创新作为激活马铃薯潜力的抓手,引领品质提升、品牌做强、效益增长,进而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曹永生在国家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联盟年会上讲话
曹永生说,为推动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深入贯彻落实“四个面向”“两个一流”目标要求,2023年来我们紧紧围绕种子、耕地等农业农村领域重大科技问题,坚持目标导向、成果导向,按照“聚焦关键问题、强化目标管理、培育重大产出”的总体要求,组织优势科研队伍,加快突破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堵点和卡点,努力抢占农业农村科技创新制高点,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科技强国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马铃薯突破性种质创制、新品种培育、绿色智能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是一项长期工作,要坚守科研工作的初心、抢占市场的耐心、农业致富的决心,持续做好种源芯片攻关及应用技术推广工作。
强化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能力。经过多年研究,我们在马铃薯基础理论研究、杂种优势解析上取得突破进展,设计了马铃薯的理想单倍型,用于指导杂交马铃薯遗传改良和育种;培育出第一代高纯合度自交系和概念性杂交种“优薯1号”,证明了用种子种植马铃薯的可行性。接续要加强现代生物育种技术迭代更新,以创制的新种质为亲本培育新品种,聚合优异性状,实现“优薯”系列组合的更新换代,为国内马铃薯优质品种选育提供珍贵种源。
加大优质品种选育与应用推广。面对国内优异种质缺乏、优质多抗品种不足,尤其是加工专用品种长期被国外品种垄断及绿色智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缺乏等问题,我们选育出鲜食加工兼用品种中薯27,比国际对标品种增产18.7%;淀粉加工专用品种中薯49,达到抗性和品质的协同;新育成中薯品系Chip1,更是实现了高产优质的统一。同时,开展水肥一体化智能微灌、土传病害绿色综合防控、马铃薯长势遥感监测、全程机械化、多元主食化加工技术研究,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技术推广模式。接续在河北沽源、察北等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基础上,持续加大田间优质品种选育及应用技术推广,将科研成果书写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市场导向培育出新型经营主体。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区域产业向组织化、规?;?、集约化发展,以优质品种示范推广为抓手,向产业链上下游不断拓展延伸,加快培育出一批守信用、会经营、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推动建立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引领国内马铃薯品质提升、品牌做强、效益增长,进而促进产业健康平稳发展。(完)
?
编辑:赵霓
?
声明:新华财经(中国金融信息网)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